细胞实验翻车?Nature级选手的4大细节拆解指南
高分文章与失败实验之间,往往只隔着一层膜的距离……
同样的细胞株,同样的Transwell小室,有人发Nature/Cell一气呵成,有人重复三次仍卡在细胞房...
师姐的膜上爬满“小蝌蚪”,你的膜却空白如新/细胞成团卡住?
CCK-8数据飘忽不定?划痕愈合“纹丝不动”?凋亡流式图一片混沌?
不是玄学!是细节雷区在埋伏!
原理吃透了吗?
(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!)
细节雷区避开了吗?
(铺板、消化、时间点、试剂选择...步步惊心!)
避坑指南掌握了吗?
(那些导师/师兄姐没说透的“潜规则”!)
细胞增殖 | Transwell迁移/侵袭 | 划痕愈合 | 细胞凋亡——4大生命医学研究基石实验,做透才能撬动高分文章。
本文直击痛点,深度拆解:
- 原理拆到底——为什么这步非做不可?
- 步骤抠到细——避雷操作手把手教!
- 血泪凝成鉴——99%的坑帮你绕行!
告别无效重复,让细胞实验成为你文章的强力引擎!
01、细胞增殖实验(以CCK-8法为例)
目的
检测细胞数量随时间或处理条件的变化,评估细胞生长活力、药物抑制或促进效果。
原理
- CCK-8试剂中含有水溶性四唑盐 (WST-8)。
- 活细胞线粒体内的脱氢酶能将WST-8还原成高度水溶性的橙黄色甲臜(formazan)染料。
- 甲臜染料的数量与活细胞的数量成正比。
- 通过测量450nm处的吸光度(OD值),可以间接反映活细胞的数量和增殖情况。
步骤
✔ 细胞铺板
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消化计数,按预实验确定的最佳密度(通常使对照组终止时的OD值在0.8-1.2之间)均匀接种于96孔板中(每孔通常100μL培养基)。设置空白孔(只有培养基+CCK-8,无细胞)、对照组(正常培养条件)、实验组(不同处理条件)。每组设置多个复孔(至少3-5个)。
✔ 培养与处理
将细胞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,使细胞贴壁(通常过夜)。然后按实验设计对实验组进行处理(如加药、换含刺激因子的培养基等)。
✔ 加入CCK-8
在预定检测时间点(如0h, 24h, 48h, 72h),每孔加入10μL CCK-8溶液(避免产生气泡)。
✔ 孵育
将细胞板放回培养箱继续孵育一定时间(通常1-4小时,具体时间需预实验确定,以显色明显且不饱和为准)。
✔ 检测
使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处测定每孔的吸光度(OD值)。
✔ 数据分析
计算平均值:每组复孔OD值的平均值。
扣除空白:实验组和对照组OD平均值均减去空白孔OD平均值。
计算增殖率/抑制率:
细胞增殖率(%) = 实验组OD均值 / 对照组OD均值
细胞抑制率(%) = 1 - 实验组OD均值 / 对照组OD均值
绘制生长曲线或剂量效应曲线。
注意事项 —— CCK-8及其他增殖实验通用
细胞状态:使用对数生长期、状态良好的细胞。
铺板均匀性:实验成功的关键,直接影响复孔间差异。确保细胞悬液混匀,接种动作轻柔快速。
边缘效应:96孔板边缘孔水分蒸发快,培养基成分浓度易变。通常用培养基或PBS填充外围孔,或仅使用中间60孔。
无菌操作:加样过程注意无菌,避免污染。
避免气泡:加样或加CCK-8时产生气泡会干扰读数,需用枪头小心戳破或离心去除。
孵育时间:孵育时间过长会导致甲臜沉淀或颜色过深饱和,需通过预实验优化确定最佳孵育时间。不同细胞系脱氢酶活性不同!
药物干扰:待测药物本身可能有颜色或能与CCK-8反应,需设置“药物+CCK-8+无细胞”对照孔扣除背景干扰。
CCK-8加入量:一般为培养基体积的10%,过多会改变渗透压。
检测时机:确保在颜色稳定期读数,且所有孔读数时间尽量一致。
其他方法选择: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方法。如BrdU/EdU能标记DNA合成期细胞,更特异地反映增殖;细胞计数最直接但繁琐。
02、Transwell 迁移/侵袭实验
目的
迁移 (Migration):检测细胞在趋化因子诱导下穿过微孔膜(不含基质胶)的定向运动能力(趋化性)。
侵袭 (Invasion):检测细胞穿过覆盖有基质胶(Matrigel)的微孔膜的能力,模拟细胞穿越基底膜的过程(需要分泌蛋白酶降解基质)。
原理
- 利用Boyden chamber原理,将Transwell小室(上室)放入培养板(下室)中。
- 上下室之间由一层带有微孔(通常8μm孔径)的聚碳酸酯膜分隔。
- 迁移:下室加入含趋化因子(如血清、特定生长因子)的培养基,上室加入无血清或低血清培养基的细胞悬液。细胞受下室趋化因子吸引,穿过微孔迁移到膜的下表面。
- 侵袭:在膜的上表面预先铺上一层基质胶(Matrigel),模拟体内基底膜屏障。细胞需要分泌蛋白酶降解基质胶才能穿过微孔迁移到下表面。
- 固定染色后,对迁移/侵袭到下表面的细胞进行计数。
步骤 —— 以24孔板Transwell为例
✔ 准备工作
平衡:将Transwell小室和培养板在37℃孵育至少30分钟。
铺胶 (仅侵袭实验):用预冷的无血清培养基或无血清培养基稀释Matrigel(预实验确定最佳浓度,通常1:8 - 1:10)。将稀释的Matrigel小心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(膜的上方),每孔约50-100μL(覆盖膜即可,避免形成气泡)。关键步骤!放入37℃培养箱孵育1-4小时使其聚合凝固成胶。
✔ 水化(仅侵袭实验)
吸走上室多余液体,加入无血清培养基(100-200μL)在37℃孵育30分钟水化胶层。吸走水化液。
✔ 制备细胞悬液
消化对数生长期细胞,PBS洗1-2次,用无血清培养基(或含低浓度血清/无趋化因子的培养基)重悬计数,调整至所需密度(需预实验优化,避免过密或过疏)。
✔ 加细胞
小心将细胞悬液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(迁移实验直接加在膜上,侵袭实验加在凝固的Matrigel上)。每孔细胞悬液体积通常为100-200μL(不超过小室高度)。避免产生气泡!
✔ 加趋化液
在下室(24孔板孔内)加入含趋化因子(通常5-20% FBS或特定浓度因子)的培养基(通常500-600μL)。确保下室液面不接触上室底部膜(否则形成液桥,趋化作用消失)。
✔ 孵育
将组装好的Transwell培养板放入37℃,5% CO2培养箱中孵育一定时间(根据细胞迁移能力,通常6-48小时,需预实验确定)。
✔ 终止与固定
小心取出Transwell小室,用棉签或湿润的无纺布纸轻柔擦去上室膜上表面未迁移/侵袭的细胞。
✔ 固定与染色
固定:将小室放入装有4%多聚甲醛(PFA)或甲醇的孔中固定10-30分钟。
洗涤:用PBS轻轻漂洗。
染色:常用0.1%结晶紫溶液(溶于PBS或水)染色15-30分钟。或用DAPI、Giemsa等染色。
洗涤:用PBS或水轻轻漂洗数次,去除多余染料。晾干。
✔ 细胞计数
- 将小室膜小心剪下(或直接观察),倒扣在载玻片上。
- 在显微镜(100x或200x)下随机选取多个视野(至少5个),计数膜下表面(迁移/侵袭面)的细胞数。
- 计算每个视野的平均细胞数,或拍摄照片后用ImageJ等软件计数。
注意事项
无菌操作:全程无菌操作。
细胞状态与密度:使用状态良好、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。细胞密度过高会抑制迁移,过低则计数困难。必须预实验优化细胞接种密度和孵育时间!
无气泡:加细胞悬液和Matrigel时绝对避免气泡,气泡处细胞无法迁移。
Matrigel处理 (侵袭实验):
- Matrigel需在冰上操作(4℃时液态,室温或37℃凝固)。
- 稀释比例和铺胶厚度至关重要,直接影响侵袭难度。必须预实验优化!
- 铺胶要均匀,避免边缘厚中间薄。
- 水化步骤不能省略,否则细胞不易附着。
趋化因子:下室培养基中的趋化因子浓度是实验关键。血清浓度(FBS)是最常用的非特异性趋化源。使用特异性因子需明确其有效浓度。
液面差:务必确保下室液面不接触上室膜底部,维持化学梯度。
擦除上室细胞:这是关键且易出错步骤。必须轻柔、彻底擦净上室膜上表面未迁移的细胞。用力过猛会破坏膜或擦掉已迁移的细胞;擦不干净则背景高。用棉签或专用擦拭工具,PBS湿润后拧干。显微镜检查确认是否擦干净。
孵育时间:时间过长细胞可能增殖或死亡,时间过短迁移细胞太少。严格根据预实验结果确定。
平行重复:每组至少设3个复孔。
迁移 vs 侵袭:侵袭实验就是在迁移实验的膜上加了Matrigel层。比较两者结果可评估细胞降解基质的能力。
膜的选择:孔径(常用8μm)和材质需根据细胞大小选择。聚碳酸酯膜透明易观察。
03、划痕实验
目的
在单层贴壁细胞上人为制造一个无细胞的“划痕”区域,模拟伤口,观察细胞向划痕区域迁移、铺满的过程,评估细胞的集体迁移能力(侧向运动能力)。
原理
利用物理方法(如枪头)在融合度接近100%的单层细胞上制造一道划痕,形成无细胞区。细胞会从划痕边缘向中心迁移,通过定时拍照观察划痕宽度随时间的变化,量化细胞迁移的速度和能力。
步骤
✔ 细胞铺板
将细胞消化计数,以较高密度均匀接种于培养皿(6孔板、12孔板最常用)或专用培养皿中。目标是培养过夜后细胞能达到接近100%融合,形成致密单层。铺板均匀性至关重要!
✔ 制造划痕
- 细胞融合度达标后,吸去旧培养基。
- 用无菌PBS轻柔洗涤细胞1-2次,去除漂浮死细胞和血清(血清会促进迁移,干扰基线)。
- 吸尽PBS。
- 关键步骤:使用无菌的、直头的、200μL黄色枪头(或其他尺寸,需保持一致性),垂直于培养皿底部,像用尺子一样,用力均匀、快速、一次性地在细胞层上划出直线。通常划一个“十”字或平行线。避免划破培养皿底部!
- (可选)也可用无菌细胞刮刀,但枪头更常用易得。
✔ 洗涤
用无菌PBS轻柔洗涤2-3次,洗掉划痕产生的脱落细胞碎片。
✔ 加入处理培养基
加入含或不含处理因素(如药物、无血清/低血清)的新鲜培养基(通常含1-2% FBS维持细胞基本活性,过高血清会导致增殖增加干扰迁移)。记录此时为0小时。
✔ 初始拍照
立即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(最好有37℃和CO2环境控制),在划痕区域选择几个固定位置(如划痕交叉点、划痕中间),用低倍镜(4x或10x)拍摄清晰的划痕照片。精确标记拍照位置以便后续在同一位置拍照。
✔ 孵育与定时拍照
将培养皿放回培养箱。在预定时间点(如0, 6, 12, 24, 48小时),取出培养皿,快速在显微镜下找到标记位置,拍照记录划痕状态。尽量减少培养皿在培养箱外的时间。
✔ 图像分析与量化
- 使用ImageJ等软件打开不同时间点的照片。
- 测量划痕的宽度(或面积)。通常测量同一位置多条垂直线上划痕两侧细胞边缘的距离。
- 计算划痕愈合率:愈合率(%) = (0小时宽度 - T小时宽度) / 0小时宽度
- 计算迁移速度:速度 = (0小时宽度 - T小时宽度) / 2T (单位如 μm/h,假设细胞从两侧向中心迁移)。
- 绘制愈合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。
注意事项
细胞融合度:必须达到接近100%融合。融合度不足,划痕不清晰;细胞过度生长,划痕后易卷曲脱落。
铺板均匀性:不均匀会导致划痕不同位置宽度不一致,影响测量准确性。
划痕制造:
- 使用同一种规格、新的枪头以保证划痕宽度一致。
- 垂直、用力均匀、快速、一次性划出。划痕要直,边缘清晰。
- 避免划破培养皿底。
洗涤:必须彻底洗去脱落细胞碎片,否则干扰观察和拍照。
血清浓度:处理培养基中血清浓度要一致且合适(通常1-2%)。无血清可能导致细胞死亡而非迁移;高血清则增殖增加干扰迁移。明确实验目的!如研究生长因子作用,需用无血清基础培养基。
位置标记:精确标记拍照位置并确保能找回是实验成功的关键。使用培养皿上的标记或显微镜载物台坐标。
环境控制:显微镜最好配备温控和CO2模块,或在拍照间建立临时CO2环境(如小盒子充CO2)。长时间在箱外拍照会导致pH和温度变化影响细胞。
拍照速度:动作要快,减少细胞在非培养环境中的暴露时间。
细胞增殖干扰:实验时间过长时,细胞增殖会部分“填补”划痕。为区分迁移和增殖效应,可在划痕前用丝裂霉素C或低剂量射线处理细胞抑制增殖(但需验证不影响迁移),或在分析时通过对照实验评估增殖贡献。
图像分析:选择多个视野测量取平均,避免局部差异影响结果。确保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间测量方法一致。
04、凋亡实验
目的
检测和定量分析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细胞。
原理丨Annexin V-FITC/PI
细胞凋亡早期,磷脂酰丝氨酸(PS)从细胞膜内层翻转到外层。
Annexin V:一种钙离子依赖的磷脂结合蛋白,对PS具有高亲和力。用荧光素(FITC)标记的Annexin V可以特异地结合到凋亡细胞外翻的PS上。
碘化丙啶(PI):一种核酸染料,不能透过完整细胞膜。当细胞膜完整性丧失(坏死或凋亡晚期)时,PI能进入细胞与核酸结合发出红色荧光。
双染区分:
Annexin V⁻ / PI⁺:坏死细胞(膜完整性丧失,但PS未外翻或已降解)
Annexin V⁺ / PI⁺:晚期凋亡细胞(膜PS外翻,膜完整性丧失)
Annexin V⁻ / PI⁻:活细胞(正常/未凋亡)
Annexin V⁺ / PI⁻:早期凋亡细胞(膜PS外翻,膜完整)
步骤丨Annexin V-FITC/PI 流式细胞术
✔ 细胞处理与收集
按实验设计处理细胞(如药物处理、辐射等)。处理结束后,轻柔收集细胞(贴壁细胞需轻柔消化,避免过度胰酶损伤膜)。将悬浮细胞和消化下来的细胞合并。避免剧烈吹打和离心!
✔ 洗涤
用预冷的PBS洗涤细胞1-2次(4℃,300-400g离心5分钟)。
✔ 重悬
用1x Annexin V Binding Buffer(试剂盒提供)重悬细胞,调整细胞密度至约1×106 cells/mL。
✔ 染色
- 取100μL细胞悬液(约1×106细胞)加入流式管。
- 加入适量(按说明书,通常5μL)Annexin V-FITC,轻轻混匀。
- 避光,室温(或4℃)孵育10-15分钟。
- 加入适量(按说明书,通常5-10μL)PI染液(或7-AAD),轻轻混匀。
- 避光,冰浴或室温放置5分钟。注意:PI染色时间不宜过长。
- (可选)立即加入400μL 1x Annexin V Binding Buffer。
✔ 上机检测
1小时内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。使用488nm激发光,检测FITC(FL1,通常530/30nm)和PI(FL2或FL3,通常>575nm)的荧光信号。
✔ 数据分析
- 用流式软件(如FlowJo, FCS Express)分析数据。
- 设门排除碎片和粘连细胞(FSC/SSC, FSC-A/FSC-H)。
- 根据未染色细胞和单染管(Annexin V-FITC only, PI only)调整补偿。
- 在双变量散点图(FITC vs PI)上划分四个象限,统计各象限细胞百分比(特别是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/坏死比例)。
注意事项
轻柔操作:整个实验过程(消化、离心、重悬、吹打)必须极其轻柔,任何机械损伤都会导致假阳性(Annexin V和/或PI阳性)。
细胞状态与密度:使用状态良好的细胞。密度适中,避免细胞团块。
消化(贴壁细胞):胰酶消化时间尽可能短(如使用含EDTA的Trypsin-EDTA)。消化后立即用含血清培养基终止,减少胰酶对膜蛋白的损伤。过度消化是假阳性的主要来源!
离心:使用低温离心(4℃),离心力不宜过大(300-400g),时间不宜过长(5分钟)。
Buffer:必须使用试剂盒配套的Annexin V Binding Buffer,因为它含有维持Annexin V结合活性所需的Ca2+离子。普通PBS不行。
孵育时间与温度: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Annexin V孵育。PI染色时间要短(5分钟),且在冰上或室温避光进行,染色后尽快上机。
避光:FITC和PI都光敏感,操作全程避光。
及时检测:染色完成后应尽快(1小时内)上流式细胞仪检测,时间过长细胞状态会变化。
补偿设置:FITC和PI的发射光谱有部分重叠,必须用单染管正确设置荧光补偿,这是准确分群的关键。
设置对照:
- 未染色对照:用于调节电压。
- 单染对照 (Annexin V-FITC only, PI only):用于设置补偿。
- 阳性对照:如用已知凋亡诱导剂(如星形孢菌素STS)处理的细胞,验证实验体系有效。
- 阴性对照:未处理细胞。
区分凋亡和坏死:本方法主要区分早期凋亡(Annexin V+/PI-)和膜完整性丧失的细胞(Annexin V+/PI+)。后者包括晚期凋亡和坏死。需结合其他方法(如形态学)进一步区分。
方法选择:根据实验需求选择方法。TUNEL法直接标记DNA断裂,特异性高但操作繁琐;Caspase活性检测反映凋亡执行阶段;形态学观察简单直观但难以准确定量。
复杂的实验流程、高昂的设备投入、严格的技术要求以及宝贵时间的消耗,常常成为科研人员攀登科学高峰时的现实阻碍。如何跨越这些障碍,将精力真正聚焦于科学构想与发现本身?
代轩生物深谙科研痛点,致力于成为您探索细胞世界的强力引擎。我们倾力打造的专业细胞实验技术服务平台,正是为化解您的实验难题、加速您的科研进程而生。
平台实力——深厚积淀 技术全面
代轩生物拥有多年深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专业团队,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和项目执行能力。我们深刻理解不同类型细胞(原代细胞、细胞系、干细胞等)的特性和实验需求。
平台配备了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标准化的实验环境,可提供涵盖细胞生物学研究全链条的专业服务,包括但不限于:
细胞培养与基础分析
细胞培养:原代/传代培养、细胞株复苏与冻存,严格无菌操作
细胞生长曲线绘制:动态监测增殖趋势,评估培养条件
MTT检测:经典细胞增殖/毒性检测方法
CCK-8检测:高灵敏度、无毒性细胞增殖/毒性检测
基因操作与细胞模型构建
细胞质粒与RNA转染:高效实现基因过表达、干扰(siRNA/shRNA)
细胞病毒转染:高感染效率(慢病毒、腺病毒等载体)
稳转细胞系建立:筛选并建立稳定表达/沉默靶基因的细胞株
细胞功能研究
细胞划痕实验:模拟细胞迁移能力
Transwell迁移实验:定量检测细胞迁移能力
Transwell侵袭实验:定量检测细胞侵袭能力
平板克隆形成实验:评估细胞增殖与存活能力
流式细胞术检测:细胞周期、凋亡、表面标志物分析等
核心优势——不止于细胞,更在于整合与赋能!
代轩生物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提供专业的单一细胞实验服务,更在于我们强大的多技术平台整合能力。
✔ 一站式解决方案
作为综合性医学科研检测技术服务提供商,我们拥有分子生物学、蛋白组学、病理学、动物模型等多个成熟技术平台。细胞实验平台能与这些平台无缝衔接,为您的研究需求提供整体性、连贯性的技术方案。
✔ 贯穿研究链条
从细胞水平的机制初探(如信号通路验证、基因功能研究),到分子层面的深入解析(如基因表达、蛋白互作),再到动物模型水平的体内验证,代轩生物能够提供贯穿上下游的实验设计与执行支持,助力您构建坚实、完整的证据链。
✔ 聚焦疾病机制
我们特别擅长将细胞实验技术与疾病研究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。无论是肿瘤、神经退行性疾病、免疫性疾病、代谢性疾病还是感染性疾病,我们的平台都能根据疾病特点,设计并执行针对性的细胞模型实验,为阐明发病机制、寻找干预靶点提供关键实验数据。
✔ 解放科研精力
将复杂、耗时、技术门槛高的细胞实验环节交给我们专业的团队。您无需再为设备维护、试剂优化、技术瓶颈或重复性劳动而分心。代轩生物承诺提供高效、稳定、可重复的实验结果,让您能将最宝贵的智力和时间资源,完全投入到科学问题的提出、实验方案的设计、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创新性发现的凝练上,显著提升科研效率与产出。
立即联系代轩生物,开启您的高效细胞研究之旅!